专题文章 > 正文

余兰:像爱生活一样爱社工

2020-04-30 11:30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讲述人:余兰,深圳市北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会工作师,从事社会工作10年

诸如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为了什么,应该保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问题,哲学家、社会学家、诗人、养生专家都给出了不同但又值得所有人借鉴、反思的答案。我比较信奉的一个观点是,真正爱生活的人,是了解生活的美好、无奈、痛苦之后,仍选择了爱生活好好生活的人。对于社工,也是同样。社工有美好的助人自助的一面,也有无法或不能助人自助的无奈与痛苦,但我相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终将在我们这群社会工作者身上得以实现,成为和谐美好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2005年大学开始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到2010年加入社工行业,至今,我与社会工作“相爱相杀”已经有14个年头了。从书本里走出来,在一线实务工作中摸爬滚打,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快乐的、充实的、茫然的、伤心的、令人奋发图强的、让人萎靡不振的……现在我还是满怀期待地走在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社工的路上。

令人感动且重要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在2010年5月刚加入社工行业时,我负责在深圳市救助管理站运营的福彩公益金项目。项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社工的外展工作,为在深圳市福田区的流浪

乞讨人员提供救助服务,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

从项目团队的组建、项目框架的搭建到项目实施的每个细节,凭着一腔热血,我带着同工顶着风吹日晒走遍了福田区的角角落落,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建立档案,为他们提供适切的救助服务。通过长期的外展,我们与他们建立了比较良好的信任关系,对他们也有了更多的了解。他们是社会上非常弱势的群体,其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可依靠的支持系统、在社会上生存所需的能力等都非常差。他们流浪乞讨的原因不一,有一些是因为来到深圳丢失了钱包、身份证,之后一直没有办法正常就业,觉得没有颜面回到老家,不愿回老家寻求帮助或者补办身份证,只能露宿街头,通过拾荒或者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部分人员甚至变成了长期流浪人员;有一些人员是因为经历了一些挫折、不幸或痛苦,对自己及社会失去了信心,不愿意通过自己的付出去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吃懒做、好逸恶劳,他们习惯了流浪的生活,不愿意改变现状,不愿意回归到正常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还有部分有精神障碍的人员,他们因为走失或者是家人的遗弃而被迫流浪,即使在社工介入之后,这些人的治疗康复、回归家庭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

我们在提供服务时,首先要克服内心对流浪人员的抗拒,其次要保持价值中立,尊重、不批判,以社工的专业技术实现对他们的“授人以渔”。最终,我们帮助那些刚陷入困境的流浪人员返家,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就业,患有疾病的人员获得治疗,没有家人、没有能力的人员得到妥善的安置,让他们避免长期流浪,彻底结束流浪生活。当然不是所有的案例都会成功,有不计其数的被拒绝和失败。但我们相信我们的每一次外展,对我们所遇到的流浪乞讨人员都很重要,至少其当天可以获得干净的饮用水,可以饱餐一顿,可以留下我们的电话,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会孤立无援。

在深入了解他们之后,我们也会发现,他们并不都是不卫生、危险的、可能会有传染病的。他们大部分人只是小心地生活在城市的角落里,在非常有限的资源下生存着。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保持清洁,虽然频率可能没有正常人那么高;他们会在自己的群体中相互扶持,比如相互介绍比较理想的休息地点;他们也会在获得帮助之后回馈社会,比如有些流浪人员正常融入社会后,加入了救助服务的义工队伍。

“敢动”又团结的社工队伍

社工团队的活力、纯粹、真诚、团结一致是不少人愿意留在社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和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起成长,也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尤记得2015年6月,当时我任社区社工团队的服务人员,团队共有6人,但有一位同工因工伤需要休养两个月,有两个因其他原因也处在休假状态,剩下我们三个女社工筹备暑期活动。恰逢此时,因与街道前期良好、彼此信任的合作关系,我们需要协助街道开展一场大型活动。在领导的信任和厚爱下,计划开展的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规模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要组织一场街道青年趣味运动会。

从此刻开始,我们三个女生,撸起袖子玩命干。活动在7天后开展,我们除了信念和领导的支持外,什么都还没开始做。马上开会讨论活动内容,报予领导审批;到各社区、各大公司宣传招募参赛人员;到批发市场选购活动物资;活动地点踩点与布置;制作游戏道具;义工招募和培训;完成支持稿和串场工作……整整一周的披星戴月,没有人说累。还记得在灯光璀璨的街道旁,我们把活动物资一件件搬到车上;在办公室的门口,迎着月光,我们三个相互打气。

活动当天,我们三个忙到凌晨1点多才结束,5点就起床赶到活动现场,完成了近百人参加、持续3个小时的青年趣味运动会。最后,活动圆满成功,我们累得说不出一句话,只能相拥来庆祝。这种不问结果、齐心协力的经历,让我们三个人每每回忆都觉得很神奇、很美好、很珍贵、很感动,也让我们的革命友谊在历经调岗分离后还是一样地牢不可破。

拨开云雾见自己

在近十年的工作时间里,说从未有过职业倦怠和彷徨是不可能的。但很幸运的是,2018年7月,深圳市社协看到了我们的困惑,及时举办了为期半年、针对督导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社协、老师和我们自己都付出了不少的时间、精力,也有了很大收获。

培训的最初,我把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希望通过老师的力量,分析清楚自己,找到前行的路。培训开始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太天真——在职业生涯规划里,老师发挥的是引领性的作用,还是要靠自己去认真地了解自己、剖析自己、接纳自己,然后努力地向前奔跑。

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让我们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独特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坚趣。在这个过程中,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我们尝试着去读懂内心的那个自己:去发现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是这些事情造就了现在的自己;对我而言,扮演好这些角色是最重要的;多年之后我想成为一个那样的自己。剖析自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要直面那些脆弱、难过、纠结的自己。同时,剖析自己也是一个幸福的过程,原来我已经胜利渡过了那么多的难关,并想起了遇到的那些贵人。

在几次的小组聚会中,大家开放的表达让我发现每位督导都有夺目的闪光点,他们专业道路上的探索与追逐,个人发展方面的尝试与坚持,家庭里的付出与收获,都让我十分感慨。在做一个更好更开心的自己这一方面,大家都在努力着。

在最后与老师的个人面谈结束后,对于之前一直困扰我的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问题,我有了新的认识。根据目前的状况而言,我的工作和家庭在近一段时间里会一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不可调和,也不需要调和,需要调整的是我的状态。我只需要接受自己的状态,在工作和家庭中扮演好自己想要的角色,就让矛盾一直矛盾着吧。

我在向成为一名实务能力突出的社工督导、一位柔软的妻子、一个能尽量控制自己情绪的妈妈而努力,以便更容易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在家庭生活中寻找幸福。

发现自己、快乐地做自己就很好。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