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 正文

雪中送炭 乐在其中 ——协会十年往事散记

2014-10-13 16:5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增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社工协会工作的10年里,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干了几件为身边百姓雪中送炭的实事,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特记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作者: 青海省社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喇英才

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增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社工协会工作的10年里,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干了几件为身边百姓雪中送炭的实事,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特记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拒见马克思的李得存

2006年的一天,海东民政局副局长隆成武来找我说,乐都北山有一孤儿叫李得存,17岁,上高中,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医生说若不进行手术治疗,最多活3年,能否想办法救救他。我问,前两年搞“明天计划”时为什么没治疗。他说年龄有点超了,未能纳入。怎么办?不帮助于心不忍;帮吧,钱从何处来?我答应尽力帮忙,但是不做什么承诺。救不救,怎么救?社工协会不是观世音菩萨,无力普度众生。但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因得不到及时救助,悄然离开这阳光明媚的人世间实在太残酷了。要救,坚决要救!我们准备找企业,找好人,去募捐。此时突然想起了“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的马燕,一位热情能干的贵州姑娘。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穷人极富同情心,愿意热心帮助。于是我给她打电话,希望得到她的帮忙。她要求把李得存的有关情况及彩超诊断书寄过去,我们迅速照办。过了一段时间,马燕安排李得存去了北京阜外医院,不仅做了心脏手术,还给他解决了往返北京的路费。

从李得存的故事里我悟出一个道理,这就象一个人掉进了水里,在做垂死挣扎,靠自己已然是无力上岸,别人拉一把,他就此得救;无人拉他也许就将永远的消失了。拉与不拉只差一字,但其后果是生与死的天壤之别。愿社会上有更多拉人之手伸出来吧!

北京姑娘可以看电视了

对这个题目,朋友们一看可能就奇怪了,认为是胡说八道吧?我请大家先别急,让我把来龙去脉摆一摆。一天,民政厅救济处的孙素梅跑来找我。她说:最近下乡去玉树囊谦县觉拉乡,那里有个孤儿学校,地处离西宁上千公里的偏僻乡村,学生都是孤儿,有师生约90人。她去那里时,发现有两个北京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哭,她感到很奇怪,经了解,她得知,只因学校里没有电,所以看不上电视。她们说,苦点累点没有啥,但长期看不到电视让她们受不了。想一想,她们从祖国的首都来到玉树山沟里支教,看个电视的要求过分吗?藏族孤儿们在明亮的教室里上个晚自习不应该吗?有什么办法解决用电问题?同情归同情,但真正要解决问题可不容易——长距离拉电不现实,柴油发电成本太高。能否用太阳能发电或风力发电去解决?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直接找到青海省新能源公司,商讨用什么办法可解决90名师生简单用电的问题,让公司估算一下。估算结果是最低需6万多元,才能安装一套能基本满足师生照明看电视用的太阳能发电设备。于是我进一步跟公司协商,说明孤儿学校的困难,提出由协会和公司联手,共同改变孤儿学校无电的状况。最后由省社工协会出资4万元,由新能源公司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3个月后,教室里亮了,电视机开了,师生们笑了,北京的姑娘不再哭了。

告别奇胎瘤的马秀珍

有一天,一个陌生的电话打给我,他自我介绍是一位参加过协会培训的村主任,听了老师的讲课和省社工协会开展的为民服务项目,深受启发和教育。作为一名村官应为村民服务,替他们排忧解难。他们村一户贫困家庭3个月的小女孩得了病,无钱治,希望协会想想办法。我答应叫病人家属来协会直接问问情况。经询问得知,小女孩叫马秀珍,出生3个多月,长的奇胎瘤,小孩长,瘤也长。去青海省儿童医院治疗,医院让交15000元做手术,可他家拿不出这笔钱。我说:你们让医院出具个证明,说明是什么病,治疗费需花多少?我们想办法争取资金。两天后,家长又跑来了,说是医院不愿出证明。怎么办?没有证明无依据去申请资助,于是我就亲自去医院,找了业务副院长和医务科长,心平气和地说:马秀珍得了奇胎瘤需做手术,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我还是希望你们发发爱心,出个病情和医疗费用的证明,由协会去募款,共同努力把手术做了,既能解除小孩的病痛,又可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院长被说服了,很快出具了证明,结果手术共花了13000多元,家庭承担了2000元,新农合报销了2000多元,北京一基金会资助了9000多元。

一点感受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某些困难的解决,首先必须看清结症所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必要时自己得亲自出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许多人是会跟你合作的,真正铁石心肠、麻木不仁的人还是很少的。相信一点:温度到了,坚冰是会被融化的。

天雨流进了百姓的家

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号称“中华水塔”。没来过青海的人谁能相信“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青海还有不少地方百姓“吃水难”。50年代支援青海的一些内地人编了个顺口溜,描绘青海的特色:“青海好,青海好,青海的山上不长草,青海的地下尽是宝,青海的屋顶上能赛跑,青海的姑娘不洗澡。”这些虽是嬉言,确也反映了不少青海的实际。可是仔细想想:青海山上为什么不长草?青海的屋顶上何以能赛跑?青海的姑娘就不爱美吗?答案只有一条,这就是严重缺水。缺了水,干旱的山上能长草长树吗?由于雨水少,青海农村的四合院屋面坡度很小,且没铺瓦,小孩赛跑是很自然的。很多妇女们早上4、5点去泉眼等水,水桶排上一长串,有时几个小时还挑不上一担水。有的把洗脸洗菜的水舍不得泼掉,省下来给猪泡饲料;有的妇女一个月洗不了一次衣服。试想,连喝的水都没有,还有水洗澡吗?别冤枉青海姑娘,她们不是不爱美,而是没条件。

一次下乡闲聊中听到有一个不到20户的村庄,为了吃水,妇女们到两公里外的小泉去挑水,小路修在悬崖上,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平时就难走,遇到雨雪天,群众更不敢去挑水。有时为了吃水,她们用骡子去驮水吃。短短的两年时间,在驮水路上就摔死了4头骡子。有的家里有老人,年轻人怕老人喝不上水,不敢去外面打工挣钱;有的人骑上摩托车去10公里外驮水;有的花钱雇三轮车拉水……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生存之本。喝不上水能谈上幸福吗?能实现小康吗?此时,恰好中国社工协会甘泉基金成立了,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中国社工协会写了一份修建集雨水窖的项目申请书。

几天后我得到通知,连忙赶往北京,与徐瑞新会长签了协议,内容是:中国社工协会提供资金300万元,在青海干旱山村修集雨水窖1500眼。徐会长还再三叮嘱,钱给你们了,要抓紧实施,争取在雨季到来前修成,当年蓄水,叫老百姓保证吃上水。一定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这一协议的签订,让我高兴得合不上嘴。草草吃了午饭,就赶到北京机场。离飞机起飞还有一个小时,我在思考:项目获得了批准,钱是有了,怎样把这一“天雨进农家”的惠民项目组织好实施好呢?怎样尽早地、有条不紊地去实现徐会长的殷切期望呢?我先打了两个电话:一个给民和县民政局王局长,请他帮忙了解一下,哪几个乡镇最需要修水窖?大约需要多少眼?二是给官亭镇的朵海生书记打电话,告诉他要修水窖的大好消息,让他开始早做些准备工作。在飞机上,我的身子在休息,脑子却在谋划实施方案的方方面面。

为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1500眼集雨水窖的修建任务,我们制订了严密的实施方案。包括修建的地区、数量、规格、质量标准、进度安排、用料数量、组织方法、开工仪式、竣工典礼、新闻宣传等等。然后在民和县召开5个乡镇和县民政局局长参加的多方会议,研究了修集雨水窖的实施方案,各乡镇需完成的任务和各自承担的任务,以及注意事项等。由于县上正在实施道路硬化,水泥很紧张,便将水泥拉运的任务交给了县民政局。王晓明局长高度重视,不仅抽出2名干部专门负责水泥的拉运,他还亲自去工交局和水泥厂联系,落实水泥的购买和运输。各乡镇回去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书记或乡长任组长,成员中有各村支书和主任、驻村干部和技术员等,每个人明确了职责。由于责任到人,形成了千军万马齐上阵的壮观局面。

喇登禄夫妇都60多岁了,儿子外出打工,老两口自己动手,约30m³的土方硬是一锨一锨挖完了。来自拉萨的藏族妇女才郎卓玛的丈夫两年前病故,她带着2个10多岁的姑娘艰难度日。开始分配水窖指标时,因她家没有,便哭了一夜。第二天我们听到后,千方百计给她加了一眼,母女3人硬是挖完了土方。有的两、三家合作挖,有的请来亲友帮忙挖……

我会适时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先后10多次去各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由于组织科学,上下左右齐努力,耗时2个月,1606眼集雨水窖全部建成,超额完成了计划。村民们普遍采用在屋顶上铺设干净彩色塑料布或将院内打上水泥地平的办法,下雨时打扫干净,然后将雨水通进塑料管引进水窖,装窖前用纱网再过滤一遍,这样保证了水的质量。妇女们再也不需摸黑去等水了,年轻人也不再担心老人喝不上水了,甚至有的勤快人种上了小块自食蔬菜。

竣工典礼那一天,上千名老百姓来到会场载歌载舞;中国社工协会的副会长兼秘书长赵蓬奇从北京专程赶来,对项目的实施给予充分肯定,对水窖的建成和老百姓喝上了“天雨”表示了祝贺;青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报道;民和县政府和省社工协会分别向中国社工协会赠送了“坚心固邦本,善思解民忧”和“水窖项目洒甘霖,滋润高原和谐花”的锦旗。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