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文章 > 正文

雪中送炭 乐在其中 ——协会十年往事散记(5)

2014-10-13 16:52   社工中国网 投搞 打印 收藏

0

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进步,增进社会和谐,是社会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在社工协会工作的10年里,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干了几件为身边百姓雪中送炭的实事,现在回想起来挺有意思,特记录如下,与大家共享。

我们也用上了世行的钱

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有102户人家,他们原先居住在黄河边上,滔滔黄河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伙做饭浇地从没想过缺水。由于国家修建黄河上游第一座水库——龙羊峡水库,便将村民搬迁到台地上安置,每天眼看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就是无法用。政府给村里修了提灌站,每年在庄稼生长期供3次水,可是平常就无水可用。老百姓要吃菜尤其冬季腌咸菜就用粮食到20公里外的县城去兑换,想养个牛羊增加点收入,也因缺水而不能实现。

这些老百姓为了国家建设大局,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现在他们有困难,我们怎么办?一次共和县民政局长找上我,反映说吾雷村是局里的帮扶点,希望社工协会想办法帮帮。我们便两次去吾雷村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和群众的需求。此时刚好有一机遇来临,世界银行在网上招标公益项目,每个项目资助3万元美金,当时约合25万元人民币。2005年冬,我们便将吾雷村的需求编制成修建102眼集雨水窖的项目书报告送了出去。2006年初,我会得到通知,吾雷村的水窖项目初选入围,叫做好准备,到北京去参加决赛,做最后的冲刺。后经了解,此次世行原拟资助50个项目,初选入围的有100份。这100家要在北京一决高下,力争要把项目拿到手。展示会设在北京亚运村附近的五洲大酒店国际会展中心,给每个入围单位提供8平米的展位。我们带去的展面只有4平方米,到现场一看显得太小气。好在我们带的有宣传画页,其中有不少项目的彩色照片,赶紧拿去喷绘了4平米的展面,总算把展位布满了。为了突出青海特色,去京前买了一张藏族姑娘背水的羊皮画。别小看这样一张普通画,挂在展位门口很鲜艳,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我和张成轮流守在展位上,凡来询问的都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使咨询者得到满意的答复,也有悄悄来考核的专家,对项目的实际内容及其创新等方面有所掌握。两天时间在平常不算长,但此刻却感到很长。100个入围项目个个有特色,都有成功的希望。我们二人虽在介绍情况,但心里惴惴不安,好像是怀里揣着个小兔子似的。等啊等,终于等到结果了,第二天下午4点,专家评审组宣布中标项目的名单,共有30个项目中标,而不是原来说的50家,资金也有缩水。我们的水窖项目获得11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当时入围的青海有6家,最后中标的只有我们一家。钱虽少了点,但感到欣慰的是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能在975家竞争者中争到一个名额真不容易,也算展示了一下我们社工协会的实力吧!说实话,别人能做好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敢于争先创优应是一个组织的基本素质。

项目拿到了,但资金比原先的少多了。怎么办?我去吾雷村开会研究实施的问题。好在当时的共和县县长王振昌,是我省委党校时的同学,我将项目争取的情况以及必须认真实施的意见介绍后,王县长对现场的民政局、农牧局、扶贫办及铁盖乡政府的负责人提出要求:认真配合,全力支持,把水窖保质保量如期建好。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县长发话了,下面的行动就快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县上修了育肥牛羊的温棚和沼气池,作为项目配套,又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大好事,又是一个有效利用关系给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好例子。关系也是双刃剑,能用来谋私获利,也可用来为民服务。社会组织为了老百姓的利益也要敢于“走后门”,善于“拉关系”。

在希望的田野上——绿色扶贫

民和县是国定贫困县,全县43万人,汉、回、土、藏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川水地占15%,潮湿的脑山地占15%,而70%是10年9旱严重缺水的浅山地区。浅山地区小麦亩产300斤左右,好的也就不过600斤。农民们播种了农作物后有的去挖虫草,有的去打零工,若碰好了可以收入个万儿八千的,搞不好还倒贴了。一次下乡时碰到一妇女挡车,便将其顺路带上。我问情况:她们两口子去玉树挖虫草,虽挖了100来根,可在卡子上全被没收了,辛苦了一个多月,到头来还赔了2000多元。有的农民去打工,几个月下来拿不上工资的事也经常发生。有的小两口外出挣钱,女人跟上别人跑了,钱没有挣上,媳妇丢了的也不算稀奇事;鸡飞蛋打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的大有人在;有的从外面领来了个媳妇,几年后又偷偷跑啦……一切的一切,根子都在一个“穷”字上。

如何帮这些父老乡亲一把呢?循化县种核桃致富的经验启发了我们。民和县跟循化县的气候差不多,官亭地区历史上几乎家家种核桃,干旱的前河乡卧田等村也有上百年的核桃树,产量也不错。近几年有一种新疆的薄皮核桃在青海试种,大约4年就可挂果。我们下乡调查中向农民询问,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种核桃致富的确是干旱地区脱贫的好路子。一次性种植后,再不用花大力气去管理,也不影响年轻人外出挣钱。据此我会提出“绿色扶贫”的设想,并向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马剑飞副会长作了汇报。马会长认真听取后决定给予支持。在此期间,我会又召集丰一、丰二和卧田三村负责人开会,要求村干部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首先做好统计,确定各户的栽种数量;其次要求各社准备储水,以保证树苗栽种后能灌上水;第三,各社组织专人去挖树苗,以确保树苗质量;第四,召集村民大会,由技术员讲解核桃树苗栽培过程的技术要领;第五,前往出售树苗的苗圃去调查,了解掌握树苗的质量及价格,以做比较,不致稀里糊涂的上当受骗。2011年4月17日,“绿色扶贫”项目启动仪式在卧田小学举行,有几百名村民到场,中国社工协会马剑飞副会长、陈萍总干事和吴艳秘书长亲临会场。马会长鼓励大家早日致富奔小康,还拿起铁锨栽下了第一株核桃树。当年在3个村共栽树18000余株,第二年栽了6000株,第三年栽了2000株,今年又栽了核桃树8730株,花椒树苗24000多株。由于农民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当年种在干旱缺水地区的树苗成活率在90%以上,现在部分树已开花结核桃。马会长还支持黄南州儿童福利院在其实习基地种植核桃、杏子等各种树苗10000多株。前后3年时间,共栽种核桃树34634多株,花椒树24000多株,其它果树1万多株。我相信,再过3年当核桃树进入收获期时,漫山遍野的核桃树就成了“摇钱树”、“致富树”,穷山沟也就变成了“花果山”。因地制宜,绿色环保扶贫应是首选之路,健康之路。2012年7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首届慈展会上,我会的绿色扶贫项目荣获创新类的铜奖,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

藏族老人看上藏语台电视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现实生活中,尊老的美德正在弱化。作为省级直管社会组织怎样把老年人的社会工作做好,使传统美德发扬光大,使老年人生活更幸福呢?我们尝试着做了几件为老服务的工作。一是培训福利机构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使他们在一线掌握老年社工的理念和技能,先后有近200人参加;二是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项目,与解放军四医院合作,对黄南、海南、西宁等地十几家福利机构的1500多名老人免费体检,让老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期早发现病患早治疗;三是从中国社工协会爱晚工程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从澳大利亚爱国华人处获得捐赠款20多万元,给全省各敬老院,福利院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近千台。不仅让老年人用上了热水,洗上了澡,还将热水通到厨房和洗衣房内;四是给老年人发放助听器86个,轮椅160辆;五是给省老年大学的近200名学员介绍省社工协会的工作情况,希望更多老人发挥余热,共为青海老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晚年幸福添柴助力。

尽管我协会在为老年人服务中做了点工作,但青海经济文化欠发达仍制约着老人享受更多的幸福。同福利机构负责人接触中,大家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经费紧缺,有的上百人的敬老院内只有几台电视机,老人们看个电视比较难;有的敬老院内藏族老人多,汉语台听不懂,看藏语节目又缺少电视机,有时还为看什么节目而争吵。社会进入了21世纪,改革开放也30多年了,老人们看个电视不应成为奢望。2012年底,我们写信给中石油领导,反映青海各敬老院看电视难的问题,希望能资助1000台电视机。中石油集团很重视,立即责成青海油田来落实。青海油田领导雷厉风行,与我会协商后共购买42寸彩电1000台,机内预设“中石油集团捐赠,青海省社工协会实施”的字幕,一开机立即呈现。2013年1月24日,我们在省福利服务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捐赠仪式,全省100多家敬老院的代表前来接收电视机。青海油田的总经理宋怡平代表中石油宣布了捐赠的决定,我会代表各敬老院接收了电视机,仪式后立即发放给各敬老院,平均每7人一台。至此,福利机构缺电视机的问题基本解决,藏族老人可以看藏语电视,我们也为给老人们办了一件有意义的实事而高兴。

给研究生讲课

2013年秋天,青海省委党校的袁老师找到我,提出给他们的研究生班做一次讲座。我说这不行吧,恐怕讲不好。说实话,本人虽是1968年毕业的本科生,但大家知道,由于“文革”的原因,实际在学校没学什么。本科毕业不是假的,可肚子里没有多少真货这可是真的。大学的文凭,高中的水平,怎么给研究生上课呢?袁老师再三动员说,你带领省社工协会干得不错,就给学生们讲讲协会是怎么给老百姓服务的,怎么把“助人自助”的理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好吧,那就试试吧!因为此前曾经给青海师大和青海民大的师生做过讲座,效果还算可以,也就答应下来。

10月25日,我走上青海省委党校的讲台,以一名老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同研究生们进行了交流。我结合协会几年来的工作和大量的例子,着重谈了几个方面的感受:一是对群众有感情、有爱心,这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又是做好工作的前提,见群众就烦尤其见有困难之人就烦,是绝对当不好公务员,搞不好服务的;二是工作中一定要“顶天立地”,这就要求必须心中有全局,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个时期大的趋势,这样不会迷失方向,其次必须熟悉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各种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方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三是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青海的省情出发,千方百计地为百姓解愁,为党和政府分忧。尽力避免说假话、套话、虚话、空话;四是多干实事。对群众有利,对社会和谐有利的大事小事都尽力去做,不要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光在嘴上做文章。大楼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成绩是一件一件干出来的,行动比宣言更重要;五是注意工作方法。学点辩证法,学会弹钢琴,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沟通交流,善于协商解决问题。大是大非上坚持原则,一般问题互谅互让;六是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群众心里有一杆秤,是与非,好与坏,群众看得清、分得明。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再难的事也有办法克服。

世上没有什么都懂的全才,即便是博士也只能是某方面的专才。经验和教训同样是知识,同样是财富,让年轻人用这些财富去为民办事,也算实现了“助人自助”的初衷。能够把几十年生活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介绍给年轻人,也算是发挥点余热吧!

马泽保的幸运与其父的失信

2011年3月的一天早晨,家里突然来了二位不速之客,叫我吃了一惊。我问:你们二人从哪里来?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那大人答道:是专门来找你的,我儿子马泽保得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家里拿不出钱给他治,希望帮帮忙。我问:你怎么找到我家里?他说:我和民和县民政局的马保元是同村的,是他告诉了你家的地址。原来他儿子叫马泽保,8岁。患病在外面打一针需要500元,打不起。我问家里的情况,他说:家有父母,除马泽保外还有一姑娘。本来享受农村低保,上年村里给指标盖了几间新房,将低保给了别人。我又问:此次上来带了多少钱给儿子治病?只有2000元。怎么帮呢?我先把自己的2000元借给他,并说这2000元先拿去给儿子治病,借条不用写,以后还给就行。上班时把他领到办公室,将单位的5000元公款借给他,写下了借条。给时任民政厅副厅长的孙林介绍了情况,孙副厅长帮助解决了2000元。我给低保处长张洪打电话,希望关注;给县民政局李局长打电话,他说最多也只能解决300—500元,帮不了大忙。我给前河乡祁乡长打电话,问其乡上还有低保的机动指标吗?给马泽保解决一个的话看病报销比例就高一点。答复说早已分完,没有办法解决,只能等到下一年再说。我又给慈善医院的夏吾多杰院长打电话,看有没有办法先叫他看病,夏院长说需要县民政局出具的贫困证明。于是我给县民政局的小张写了一封信,为了给马泽保治病,请他给开张贫困证明。马俊先拿着我的信去民政局找小张。小张经核实清楚后出具了证明。大约过了一个星期,马俊先来电话说准备回去,我问小孩病好了吗?他说:没有好,现在钱没有了。我问:县上的证明在哪里,交给医院了吗?他说:我口袋里装着哩,没给医院。我有点生气:你把证明装口袋里有什么用?还不快快交给医院。又过了十多天,他又来电话说小孩病治好了,要出院回去了。几天后马俊先又来西宁,他还了单位的5000元借款,还了我的1000元借款,他说要去海西打工,剩下的1000元以后挣了钱就还。我说没关系,你就先去挣钱吧!

他这一去3年多了,渺无音信,连手机号也换了。我想马泽保在各方的关心支持下治好了病,这是他的幸运,也是我的初衷。至于其它问题,那就都不算什么问题了。

愚公移山与青海治疝

中国人民敬仰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用《愚公移山》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闭幕词。他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推翻三座大山的任务仍很艰巨的时刻,号召全党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动员和带领全国人民去夺取解放全中国的胜利。历史也如毛泽东同志希望的那样,谱写了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政权,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伟大篇章。

毛主席讲话已整整过去70年了,改革开放也快40年了,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善。今天,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不是已经过时了?社会组织有没有必要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实践告诉我们:愚公移山精神仍在大放光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号召力。我会在青海实施的治疝工作就是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动事例。2008年,我会接到基层民政局的反映,在农村有不少疝气患儿,由于家庭困难无钱去做手术,只能在家里用绳绑、用布缠住患处,严重影响着小孩的发育和学习。协会做不做“治疝”项目?这个烫手的山芋接不接?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题目,虽是服务民生的善事,可对一个社会组织来说的确也是一件难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下定决心,是刀山火海也要闯一闯,愚公能移山,我们不能挖“疝”吗?困难是有的,但机遇也会有的,工作的艰辛是可以预料的,但成功后的喜悦也很诱人。为了疝气患儿早早康复,迎着重重困难,我会义无反顾地迈出了青海“治疝”的坚定步伐。

一是掌握并协调疝气治疗方面的情况,先后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做一例疝气手术约花3500—4000元,这是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合理合法。

二是治疗费有无降低的可能?我们前往解放军四医院、康乐医院、红十字医院、仁济医院、慈善医院及青大附院,商讨为了开展“治疝”公益事业,医院能否把收费降一些?各医院均给予正面回答:可以把每例收费降至1500元。

三是青海疝气患儿大概有多少?在湟中、大通等人口较多的6个县进行调查,6县约有4000名,估计全省约有6000名。

四是民政能否补助一点?几个县民政局负责人表示,补助是可以的。

五是基金会能否给予资助?找到中国社工协会儿童希望工作部和孤残儿童救助委员会,说明青海准备开始治疝,请求给予支持,两家机构都愿合作,答应每例资助1000元。

六是落实工作人员:项目确定之后,工作人员是关键。协会内由秘书长亲自挂帅出征,统筹协调全盘。另确定有基层工作经验,责任心很强的刘桔任助医部部长,专管治疝。各县除局长外,确定1—2名承办人员。

七是筛查与接送:在治疝初期,刘桔负责联系解放军四医院医务人员去各县筛查,县民政局通知各乡镇,让患者到指定地点筛查,以确定能否做手术,避免个别人跑冤枉路,花冤枉钱。互助、大通两县第一次筛查时拥挤了100多人。筛查后确定手术日期,四医院派专车去接送,这工作持续了好几个月。以后成批患儿没有了,接送也就取消了。筛查也由地方承担了。

上一页 1 23456下一页

  • 微博推荐